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数据服务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担保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来源: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22-11-25 21:50:15 浏览次数:

2022年上半年,我市担保行业积极贯彻落实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系列政策,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小微融资促进工作,在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纾困、支持符合政策导向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融资担保业务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贡献了行业力量,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根据协会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市31家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业务规模6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6.8亿元,增长率达到11.8%;在保余额1336.2亿元,同比减少了118.7亿元,下降8%;平均担保放大倍数3.85倍,同比减少7.5%;平均综合担保费率与平均担保费率分别为1.39%和1.19%,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上半年,行业实现担保业务收入总额8.6亿元,同比减少0.97亿元,下降10%,担保业务收入在政策导向下已连续三年呈现下浮态势;税后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加1.13亿元,增长率为24.9%,实现连续三年增长,表明行业在降费增效方面取得成效;平均净资产回报率1.63%,同比增长0.33个百分点。上半年行业计提的各项准备金余额50.4亿元,同比增长10.5%;新增代偿总额7.45亿元,同比减少1.88亿元,降低了20%,全口径代偿率1.28%、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截止6月底,代偿余额39.2亿元,同比减少21.6亿元,下降35.5%;行业平均拨备覆盖率128.6%,同比增长53.6个百分点。上半年行业运行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融资担保业务扭转了去年同期下滑态势,业务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三农”业务规模增长快速,业务质量不断提升,行业的政策性、普惠性功能更加凸显。1-6月,行业新增融资担保业务规模458亿元,同比增加47.3亿元,增长率达到11.5%。其中,贷款担保(含票据和信用证担保)新增439.58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比96%;其他融资类担保(含发债、委贷等融资担保)新增18.67亿元,同比增长39.9%、占比4%;在保余额1017.67亿元,同比增加65.18亿元、增长6.8%;平均融资担保放大倍数2.93倍,同比增加7.7%。

上半年全行业贷款担保(含票据和信用证担保)、债券、委贷等融资担保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银行贷款担保业务有较大幅度提升。1-6月,担保机构新增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业务271.51亿元,同比增长16.3%,占融资担保业务的66.12%;综合担保费率1.14%,继续保持较低水平;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三农”共计10651户,同比增长116%;在保余额583.54亿元,同比增长24%。

从支小支农担保金额段来看,单户2000万元(含)以下融资担保业务新增259亿元、同比增长26.5%,覆盖的户数达到14031户、同比增长37%;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融资担保业务新增219亿元、同比增长29%,覆盖的户数达到13823户、同比增长37.8%;单户500万元(含)以下融资担保业务新增137亿元、同比增长56%,覆盖的户数达到17440户、同比增长84.8%。单户500万元(含)以下融资担保业务金额和户数增速明显高于另外两个担保金额段,行业发力小微小额担保业务效果进一步显现。

从支小支农业务行业划分来看,“三农”担保业务合计40.7亿元、10575户;文创企业担保业务合计60.3亿元、1128户;科技企业担保业务合计201.2亿元、3064户;生活服务业担保业务合计16.4亿元、277户;个人类借款担保业务合计5.1亿元、52160户。户均融资担保额从高到低依次为:科技类656万元、生活服务类592万元、文创类534万元、农业类38.5万元、个人类0.98万元。

第二,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构引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不断提增、业务结构持续改善,落实国办6号文成效明显。同时在疫情面前勇于担当,与市场主体共进退,较好地履行了国有担保机构的政策性职责。1-6月,我市1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融资担保业务332.86亿元,同比多增26.57亿元、增长8.7%,占比72.7%;在保余额748.57亿元、同比增长2.4%,占比73.6%。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245.16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16.7%,覆盖的小微企业和农户12409户,同比增加2766户、增长28.7%。其中,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融资担保业务新增175.9亿元、同比增长22.7%,户数12023户、同比增长31.2%,平均综合担保费率1.1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18个百分点;单户500万元(含)以下融资担保业务新增109.23亿元、同比增长30.3%,户数11360户、同比增长31%。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为73.7%,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为32.8%,与2021年末相比分别增长10.7%和11.8%。

今年上半年北京疫情出现反弹,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出30多项助企纾困举措和工银保、易担贷、交通物流贷、分险抗疫贷、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贷、远期保、鸿鹄·专精特新等数10个专项抗疫担保业务产品,协助餐饮、物流、零售、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等受困严重领域市场主体渡难关,与纾困相关的融资担保业务超过100亿元。半年来,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构继续推动“专精特新”融资担保专项业务向广度与深度延伸,累计共为1596户当年入选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提供了107亿元担保与再担保支持。

第三、非融资担保业务总体增长快于去年同期,其中公司保函业务和诉保业务增速较快,银行保函业务出现小幅下滑。上半年,担保机构新增非融资担保业务173亿元,同比增加19.24亿元、增长12.6%,其中新增工程保证担保业务151亿元,同比增长4.96%;新增公司保函业务22.18亿元、同比增长102%;新增银行保函担保业务128.82亿元、同比减少3.1%;新增诉讼财产保全担保业务4.32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增长204%;新增其他非融资担保业务17.68亿元,同比增加9.39亿元、增长113%。总体看,工程担保业务保持平稳,特别是目前较为畅通的银行为开展此类业务创造了条件。同时,应该看到由于个别开展工程担保的机构由于牌照资质原因无法取得银行授信、难以有效开展银行保函业务。而一些担保机构虽然资质齐全,但由于开拓履约担保业务的市场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此类业务长期徘徊不前。与最高院信息平台对接后,诉保业务实现了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业务,大大优化了此类业务的展业环境,推动业务逐渐迈入正常轨道。

第四、银担合作总体平稳,银担分险业务同比增长较快,但整体规模依然偏小。1-6月,银担合作类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合计846亿元,其中小微类业务规模615亿元,占比超过72%;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业务规模312亿元;单户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业务规模177亿元。6月末,担保贷款业务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银行共12家,北京银行依然是合作规模最大的股份制银行,总量为307亿元、占比36%;中行、交行和工商银行小微担保贷款业务占比较高,分别为86%、83%和81%;中行和工商银行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担保贷款业务占比超过50%。6月末,辖内新增银担分险业务规模近19亿元,户数7988户,接近2021年全年的银担分险业务总额,其中网商银行、北京农商行的银担分险业务规模相对较高,分别为5.44亿元和5.08亿元。

第五、行业代偿形势继续趋缓,大额项目代偿占比较高,小额项目代偿风险基本可控。上半年,行业新增代偿总额7.45亿元,同比减少1.88亿元、降低20%,全口径代偿率1.28%,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融资担保代偿发生额7.39亿元,同比减少1.89亿元、降低20.4%,融资担保代偿占全部担保业务代偿的99.1%,代偿率1.67%、同比减少0.72个百分点。在新增的融资担保代偿中,2000万以上融资担保业务代偿5.43亿元、占比73.5%,共计256户;2000万(含)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代偿1.96亿元,占比26.5%、同比减少29.4个百分点,共计48户。上半年大额项目引发的代偿风险有所抬头,担保机构应做好大额项目保前尽调、保后管理工作。

第六、北京再担保公司业务“增量、扩面、降费”,较好地发挥了行业分险功能和稳定器作用。上半年再担保业务新增规模222亿元、同比增长33%,新增户数13409户、同比增长191.8%,其中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业务新增156亿元、同比增长48%,占新增规模约70%;再担保覆盖的餐饮、住宿、旅游、零售、交通运输和文化创意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3671户、33.3亿元,同时在5-7月对于上述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减半收取再担保费。上半年,累计为合作担保机构的45户中小微企业担保代偿项目提供近9600万元补偿,并获得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补偿5137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体系功能和行业稳定器作用。除主营业务外,再担保公司上半年新增直保业务19.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非融资担保业务。

此外,中投保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4%和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2.14%;在保余额710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1.9%,其中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512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8.8%。中投保公司上半年新增担保业务216亿元、同比增长22.8%。跨地域经营的中合担保公司上半年新增担保业务53.6亿元,同比增加41.5亿元、增长343%,其中债券发行担保和贷款担保业务较快增长,尤其是小微担保业务实现突破,共为58户小微企业提供29亿元贷款担保支持。专注于住房相关细分市场领域的中融信担保公司受整体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业务增长有所放缓,上半年新增担保业务规模272.7亿元,同比减少363亿元、下降57%,其中融资担保与非融资担保业务同比分别减少81%和42%。

我市担保行业上半年规模实现适度增长,总体运行状况好于同期,小微、“三农”业务增幅较大,明显快于其他业务增速,行业支小支农普惠金融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加大的严峻形势下,行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这也再次证明只要能做到专注主责主业,在守住风险底线前提下发挥好自身在经济逆周期中的政策调节作用,行业依然可以大有作为。下半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行业要依然保持战略定力,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聚焦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把更多精力用在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稳定发展、助企纾困、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上,做到哪里有企业帮扶需求,融资担保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哪里有在保项目,信息与管理就畅通到哪里;哪里有风险隐患,化解与处置措施就落实到哪里。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和新业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快业务模式转型调整步伐,为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创造条件。


上一篇: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担保机构组织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