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数据服务

2021年北京市担保行业总体运行概况

来源: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22-07-30 00:26:09 浏览次数:

按协会统计口径,2021年全市存续的41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总额466亿元(户均11.4亿元)、同比增长9%,本年内中关村担保、中融信担保、国华担保、石创担保、金正光彩担保、顺义光彩担保和北京再担保等7家机构分别进行了增资;41家担保机构净资产总额479亿元、同比减少69亿元;从业人员数量2219人(户均54人)、同比减少437人。

以下以全市37家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担保机构业务数据为依据,分析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注释:考虑到中国投融资担保公司与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属于跨地域经营的大型担保机构、北京中融信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较为特殊性以及北京再担保公司主业为再担保,因此本次行业统计数据和总体情况分析不包含这4家公司,其2021年经营情况将单独列示)。

一、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2021年,37家担保机构新增担保总额13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亿元,下降0.2%。其中,融资担保业务新增937亿元,同比增长5.6%,新增户数126865户,同比增长52.5%;非融资担保业务新增387亿元,同比减少54亿元,同比下降12%,新增笔数共计10992笔,同比增长60.6%。年末担保业务在保余额1532亿元,在连续四年下降后实现增长,增幅达6.7%,其中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006亿元、占比65.7%,同比增长6.9%,在保户数224534户,同比增长29%;非融资担保在保余额526亿元、占比34%,同比增长6.3%,在保项目10106笔,同比增长8.2%。融资担保平均综合担保费率1.66%,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非融资担保平均综合担保费率1.11%,保持上年同期水平。行业平均担保放大倍数4.25倍,其中融资担保平均放大倍数为2.79倍,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去年我市担保行业整体业务运行情况看,有以下一些特点:

1、融资担保业务保持适度增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增幅显著

按融资担保业务品种划分:新增贷款担保877亿元(企业类746亿元、个人类131亿元)、占比93.6%,同比增长9.5%,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新增94亿元,占个人业务新增规模的72%;新增票据承兑、信用证、债券发行以及其他类融资担保业务分别为13.4亿元、3.8亿元、10亿元和32.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1%、46%、29%和33%,受金融市场信用环境变化、政策调整与监管力度加强等多重因素影响,此类业务明显下滑。

按融资担保业务3金额划分:单户5000万元以上业务新增总额为173亿元、占比18.5%,户数175户,户均9886万元,在保余额236亿元、144户,户均1.64亿元;单户2000-5000万元(含)业务新增179亿元、占比19.1%,户数552户,户均3243万元,在保余额194亿元、户数406户,户均4778万元;单户2000万元(含)以下业务新增569亿元、占比60.7%,户数12314户,户均462万元,在保余额549亿元、户数11097户,户均495万元。总体看,行业2000万元以下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占比超过60%,担保金额分布相对合理,有利于风险分散。但是单户超过5000万元的融资担保业务户均超过1.6亿元,风险集中度偏高,需要在保后管理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

2、非融资担保业务增幅波动,诉保业务出现增长态势

非融资担保业务中,诉讼保全担保新增16.8亿元,同比增长205%,结束了近年来持续下滑的局面。工程担保业务新增351亿元,同比减少13%,其中公司保函新增65.5亿元,同比增长21%;银行保函新增285亿元,同比下降19%;其他非融资担保18.9亿元。自从前年诉保业务纳入最高院政策支持试点后,业务出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工程担保受银行授信和新开工工程项目减少的影响,导致业务下滑。

3、银行合作渠道比较畅通,银担风险共担机制任重道远

2021年,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开展的各类贷款担保业务规模达到894.2亿元(含承兑汇票与信用证融资担保业务),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务占比超过60%;单户1000万元(含)以内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务规模占比超过40%;单户500万元(含)以内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务占比接近25%。

2021年,与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银行数量超过20家,其中业务合作规模超过10亿元的银行共有13家。从银行担保贷款业务分布情况看,北京银行占比最高,超过37%;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小微企业担保贷款业务占比最高,分别达到79%、77%和75%。

银担风险共担是强化银行小微企业担保贷款业务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机制,也是行业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由于合作机构对分担风险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北京地区金融市场供需关系等原因,造成银担风险共担业务推进的成效甚微,2021年全市担保贷款业务中,有银担风险分担的业务不足3%。因此,需要各方继续努力加以推进。

4、行业代偿风险继续趋缓,风险处置难度加大

2021年,行业新增代偿总额20.7亿元,同比减少9亿元、下降30%,其中新增融资担保代偿额20.1亿元,同比减少32%,新增非融资担保代偿额0.61亿元;年度全口径代偿率为1.8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融资担保代偿率为2.36%,较上年下降0.84个百分点。年末行业代偿余额为62.6亿元,同比增加8.2亿元,增长了15%。全年代偿回收额11.3亿元,代偿回收率15.6%,较上年下降8.6个百分点。2021年代偿有所趋缓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各担保机构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大额项目担保占比逐年降低,从而有效分散了风险;二是担保机构普遍强化了事中风险化解处置意识和能力,使风险项目得到有效压减;三是一些担保机构采取了分年度代偿的风险缓释方式,其中也包括极个别担保机构由于自身流动性原因发生代偿逾期。如果考虑到第三种情况原因,行业面临的代偿风险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2021年末担保机构计提的各项准备金余额为65.9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平均拨备覆盖率105%,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但行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依然有所不足。

5、行业财务利润指标下滑

2021年行业实现担保业务收入20.1亿元,同比减少10.3%,连续三年收入降低;补贴收入1.47亿元;税后净利润9.1亿元,同比减少10.8%;平均净资产回报率2.68%,较上年同期减少0.5个百分点。去年行业主要财务效益指标均出现下滑态势,尤其是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一方面体现了担保机构保本微利的政策性特点,另一方面也对担保机构在实现政策性目标同时如何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运行情况

目前纳入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构的担保公司共计17家(市级4家、区级13家)。2021年,17家机构的注册资本金212.7亿元,同比增加5.8%,其中4家市级机构的财政出资额总计为50.6亿元,13家区级机构的财政出资额总计为40.5亿元。共有9家机构代持或受托管理财政资金(基金)28支,共计23.8亿元,同比减少11%。今年开始,市财政将开展对1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构2021年度绩效考评,以下结合重点绩效指标内容分析17家机构的2021年总体经营表现。

1、总体经营情况平稳,担保覆盖户数显著增加,但整体资金使用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1年,17家机构实收资本213亿元,当年新增担保业务4815亿元、同比增长6%,户数34966户、同比增长67%,新增担保额与实收资本额之比达到3.8倍;新增融资担保业务678亿元、占比83%,同比增长7%,年末融资担保在保余额762亿元,放大倍数为2.84倍,户均融资担保额5402万元,较上年下降44%,融资担保业务进一步聚焦小微企业的政策效果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分散风险;新增非融资担保业务137亿元、占比17%,同比增长1%。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0.46%。

当年17家机构在保户数618296户,业务人员529人,人均管理项目35户,同比增长56%。其中1家机构人均管理项目数量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已接近饱和;4家机构人均管理项目低于10户,人均业务产出有待提升。

2、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持续提增,但与政策要求相比尚有差距

2021年,17家机构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7428亿元、占比63%,同比增长10%,户数9059户,同比增长33%。其中,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139亿元、占比21%,增长29%。年末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461亿元,为17家机构实收资本额的2.16倍。总体看,17家机构新增小微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占比继续扩大,但距政府期望的逐步达到“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不得低于50%”的政策要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单户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涉及的行业类别结构有所变化

当年17家政府性担保机构新增单户1000万元(含)及以下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8306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部新增融资担保业务的45%,新增户数28154户,在保余额295亿元;平均担保费率1.09%,平均综合担保费率1.33%,同比减少0.19个百分点;此区间的担保放大倍数为1.14倍,代偿率2.23%。

从新增单户1000万元(含)及以下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行业分布看,科技、文创类增长放缓,涉农和其他类增长较快,分别是:科技类新增106亿元、占比34.6%,户数2905户;文创类新增32.4亿元、占比10.6%,户数1014户;涉农类新增29.9亿元、占比9.8%,户数14377户;其他类新增137亿元、占比44.8%,户数9858户。综合费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科技类1.47%、文创类1.46%、其他类1.32%、涉农类0.68%。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和北京市大力提倡重点扶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政策背景下,我市政策性担保机构积极响应,启动各类“专精特新”融资担保专项业务,累计为1371家次市经信局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近97亿元融资担保支持。

4、新增代偿有所降低,但个别机构风险隐患较大,整体清收难度增加

2021年,17家机构新增代偿总额15.47亿元,较上年减少2.52亿元,同比下降16.2%,代偿率为2.08%,同比减少0.55个百分点,其中1家机构当年代偿率超过10%且部分在保项目已出现逾期,需要引起关注。当年17家机构实现代偿回收5.9亿元,代偿回收率12.2%,同比减少6.66个百分点,其中8家机构代偿回收率高于平均水平,4家机构代偿回收率低于5%。17家机构拨备覆盖率为122%,同比增加6.81个百分点,其中1家机构的拨备覆盖率已低于20%,流动性压力加大。

三、中投保、中合担保及中融信担保经营情况

中投保公司2021年末总资产262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1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减少38.87%;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减少17.3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73.1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71%。截止2021年末,公司累计担保总额5759亿元。期末担保余额634.62亿元,同比增长32.21%,其中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471.03亿元,同比增长27.66%。当年新增担保业务429.1亿元,同比增长123.45%,新增担保业务规模显著上升,其中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为4.94倍,当年实现无新增担保代偿。报告期内,评级机构给予公司长期主体信用AAA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中合担保公司2021年新增担保业务总额37.8亿元,同比增长28.5%,综合担保费率0.91%,担保放大倍数为5.8倍。当年新增担保额全部为融资类担保,其中债券发行担保新增35亿元,占比92.6%,为其主要业务品种。年末中合担保融资担保在保责任余额344亿元,同比减少32.7%;当期代偿余额35.9亿元,同比增长10.5%,拨备覆盖率为52%。当年,中合担保继续保持资本市场AAA信用等级。

中融信担保公司2021年新增担保业务总额1424亿元,同比增长98.6%,担保放大倍数为6.7倍,主要业务专注于住房相关的细分市场领域。其中,融资类住房担保新增327亿元,同比增长27%;履约类非融资担保新增1097亿元,同比增长138%。年末在保余额101亿元,同比下降30.8%;当年代偿回收率接近100%,年末代偿余额1.9亿元,拨备覆盖率为47%。

四、再担保机构业务情况

2021年再担保公司与17家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当年新增再担保业务规模349亿元,其中单户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再担保业务规模214亿元,同比增长26%;年末在保余额434亿元,在保项目9469户(含农户),其中在保融资担保责任余额160亿元,在保项目8724户。当年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再担保业务289亿元,占比82.8%,户数7912户,占比94.8%,较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其中单户500万以下小微企业和“三农”再担保业务116亿元,占比40%,户数6542户,占比82.7%。当年再担保业务覆盖的科技、文创和涉农项目占比超过80%。全年共计向10家合作机构的45户代偿项目支付了1.33亿元代偿补偿款。另外,再担保公司当年新增直保业务38.7亿元,其中近50%为非融资担保业务。

2021年,再担保公司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提出优化业务合作的方案和建议,切实推动业务分级授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政策衔接功能。全年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规模达到332亿元,同比增长22%,标志着中央财政对北京市小微融资担保风险再补偿机制落地并发挥实效。另一方面联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银行及合作担保机构,推动银担“总对总”等小微企业批量产品落地,全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银担“总对总”业务实现放款4234万元。此外,再担保公司还协同体系内担保机构与网商银行开发了“地方版总对总”批量担保产品——“网商贷”,并同步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范围,全年支持“网商贷”企业户数近6000户,金额达6.5亿元。


注:

   1 不包含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新增户数

   2 不包含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在保户数

   仅包含经营类融资担保业务,不包含消费类融资担保业务 

   4 包含企业类和个人类全口径担保业务数据

   5 因农担新增户数较多,不计入户均数值

   因农担在保户数较多,此处未计入

   此处仅统计小微企业、“三农”企业类融资担保业务,不包含个人业务

   此处仅统计小微企业、“三农”经营类融资担保业务,不包括小微企业和“三农”消费类融资担保业务



上一篇:2021年北京市担保机构组织数据 下一篇: